中青少时评 | 禁炒状元关键要过好“名利关”

时间:2018年05月14日信息来源:中国未成年人网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5月8日上午,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会上明确提出: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一旦发现严肃处理。(5月9日《中国教育报》)


图片来源网络

“炒状元”的危害众所周知。一方面,对高分考生容易造成一种人生错觉:自己已经成功了,不利于健康成长成才;另一方,对普通考生尤其是落榜者而言,更是一种间接刺激和伤害。此外,全社会热捧状元,无形中更助推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应试倾向,对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对人才成长等等,极为不利。  

禁止“炒”高考状元,近几年,几乎年年都要这样的要求,甚至有省份专门祭出“状元雪藏令”。然而,三令五申之下,每年高考之后,各地的状元信息以及热衷做“状元文章”的行为和现象,还是比比皆是,一些炒作行为更是五花八门、此起彼伏。在“禁炒”之下,为何还是有暗度陈仓甚至是明目张胆地炒作高考状元的行为?说白了,主要名利使然。

“炒状元”者,无外乎两类群体:一类是以状元所在学校和地方教育部门为代表的官方主动炒作,一类是以商家为代表的“花样炒作”。

前者之所以乐此不彼,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希望借助宣传和热炒状元,给学校增光添彩,给地方教育部门粉饰政绩。因为在目前的教育评价机制和氛围下,评价学校办学水平,评价地方教育政绩,高考状元以及北大、清华等名校招生人数,一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衡量指标。一所学校只要出了高考状元,一个县市只要出了高考状元,只要产生了清华、北大等名校的中榜者,所在学校和地方教育部门又岂会藏着掖着?恐怕生怕上级和社会不知道,而掩盖了自己的光芒以及政绩。

在热衷“炒状元”的另一群体——商家中,大多以资助、重奖、聘请形象代言等方式炒作状元。表面上看,是关心考生、重视人才培养。但实质上,毫无例外,都是在用“状元噱头”为自己的商业行为造势。表面光鲜的背后,其实念的都是“拿状元为我所用”的小九九。
 

图片来源网络

要想真正消除“炒状元”,就必须过好“名利关”。首先,在严格禁止“炒状元”,并强化责任追究的基础上,推行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改革,剔除对学校、对地方教育政绩的考核评价中关于高分考生和名校中榜考生的评价内容,代之以高考上线率以及学业水平完成率,并将此纳入学校总体评价和地方教育发展政绩评价的重要指标体系,这样一来,状元和名校录取人数就失去了炒作价值,哪个学校和地方教育部门还会热衷“炒一把”呢?

其次,考试招生部门、录取高校以及高中学校,必须对考生信息保密,把状元信息“雪藏”和淡化,必须坚持不排队、不公布高分信息的强硬举措,这显然是保证“禁炒”成效的关键和基础。

第三,禁“炒”高考状元,不仅需要教育部门的行业禁令发力,更需要其他相关部门共同给力、全社会积极参与。比如,宣传部门应该采取严厉的“禁炒”手段,禁止各类媒体(包括自媒体)挖掘报道高分考生;比如,文化、工商、税务、质监等职能部门应该拟定措施,明确提出禁止性条款,将涉嫌“炒状元”的相关商业行为纳入治理范畴,对违规的商业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等等。

来源:中国未成年人网

(作者:许朝军 编辑:杜琛)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中青少时评 | 禁炒状元关键要过好“名利关”]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