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进校园”意在重拾传承责任

时间:2017年08月09日信息来源:中国未成年人网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日前出台《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2017年,在试点基础上,有条件的省区市大中小学以及中央部委所属高校争取实现所有学生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2018年,戏曲进校园活动蓬勃开展,戏曲教育丰富多样,争取实现全国所有大中小学每个学生每年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2020年,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8月8日新华社)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将传统文化立体而活态地展现了出来。但进入现代社会,一些曾经“繁华似锦”的戏曲似乎变成了“门前冷落”,很多浮躁的人们越来越失去了欣赏高雅艺术的耐心与能力,对于戏曲的传承与推广,也出现了严重“断代”现象。

  对戏曲感兴趣的多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年轻一代大多已将戏曲视为应被淘汰的陈旧东西,受众变得越来越小众。随着时间推移,老一辈人的故去,戏曲的需求市场变得越来越窄,目前一些国家剧团的演员,一年也难得演上几次戏。失去市场,一些地方相关部门还不重视,一些戏曲演员的待遇越来越差,尤其是一些小的地方剧种,一些演员甚至难以维持基本生活。这让年轻一代的人更加不会选择戏曲作为安身立命的职业,学习戏曲的人越来越少,戏曲面临严重的传承危机。

  此次四部门联合出台意见,推进戏曲进校园,对大中小学进行全覆盖,争取实现全国所有大中小学每个学生每年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这一做法值得肯定。让学生从小就能有机会耳濡目染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是在进行素质教育、德育、美育。所以,戏曲进校园,既是教育延展,又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在延续文化血脉。

  当然,让戏曲进校园,不是简单将已有的戏曲节目搬到学校,而要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心理特点,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的戏曲节目。要让学校多建立各种戏曲兴趣小组、戏曲传承基地等等。推进戏曲进校园,也不能变成了一种强制推广,甚至把戏曲又变成一种应试教育。需要更多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真正接受与爱上戏曲,寓教于乐,让学生从戏曲中感受到乐趣与享受,从戏曲中学习到更多为人处世的知识,能够从戏曲中一探传统文化的奥秘,等等。

  推进戏曲进校园,不必有统一的要求,戏曲有那么多种地方剧种,要能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地方剧种进行推广,让当地学生多一些了解与接触当地独有的剧种。同时,可以对京剧、昆曲、豫剧等大剧种进行统一的推广。

  台湾当代著名作家白先勇曾说过:“西方把欣赏歌剧、古典音乐和绘画当成他们文化教育、美学教育的一部分,而我们的教育系统里缺这个。”现在,四部门推进戏曲进校园,就是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丢失了的责任的“拾回”。让传统文化不至于湮没于时代巨轮之下,让学生能接受到优秀传统文化,要从娃娃抓起,要贯彻到人的整个受教育过程之中,也需要地方政府加大对戏曲的重视、扶持与保护等等。相比戏曲多年受到的“冷落”,要让戏曲真正受到重视与“厚待”,还任重道远。(中国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戴先任)

来源:中国未成年人网

(作者:戴先任 编辑:heros)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戏曲进校园”意在重拾传承责任]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