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字是中国人的门面,千万别把书写西化

时间:2017年07月20日信息来源:走寻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 书房中的金庸


  常言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金庸”。在金庸先生笔下,不仅有快意恩仇的武侠世界,还有洗尽铅华的艺术自我。我们从那些并不惹人注意的影视剧片头或书名中看到金庸的题字,几被震撼。细心的朋友应该可以发现,金庸的绝大多数影视作品,其片头都是用书法题写的,因为在他看来,这不仅是对中国艺术的一种敬畏,也体现了一个人一部作品的脸面。

 

殊不知金庸先生从立志成为外交官,到最后从报人、小说家回归到现在的学者状态,他的人生轨迹一如其书法,频繁游走于激昂和淡然、进取和隐逸之间,同时又贮满了儒雅的文气。

▲ 金庸书法:淡泊明志

 

在绍兴兰亭王羲之曾经写字的地方,金庸拗不过当地人的热情,只好写下:“班门弄斧,兰亭挥毫。”金庸曾坦言自己的书法一般,专门做书家是远不够的,然而用来题武侠小说的封面,气象则大不一样,例如“射雕英雄传”五字,一气呵成,题得颇有些古拙质朴、长江大河的味道。

 

金庸对书法的最大贡献是对书法美学的通俗演绎和认识扩展:古往今来观者聚焦在书法作品的最终形态之上,重文字之美,轻书写过程中的“挥运之时”、“挥洒之乐”。

 ▲ 金庸书法

 

通过写作武侠小说,金庸以书法的美学语言来演绎武功,使书法的静态画面美和武功的动态行为美形成“通感”,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金庸借助传播力最强的通俗文学,使得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都能鲜活地感受到书法的律动感和力破千钧的气势。

 

从海宁的学童到牛津的访问学者和剑桥的哲学博士,金庸一直都狂飙在追寻真理和正义的道路上,从句读之不识到著作等身、享誉全球,书写伴随金庸历经近百年的风云变幻。

 

▲ 金庸旧居


   回溯民国时的金庸家学:祖父查文清所编“海宁查氏诗钞”有数几百卷之多,但雕版还没完工就去世了。堆积了两间屋子的雕版,后来都成了金庸儿时的玩具。金庸的母亲徐禄,也就是徐志摩的姑姑,陈家洛母亲的原型。她读过私塾,喜欢诗文,终日手不释卷。徐禄的书法也好,会写一手漂亮的小楷。

 

从雕版到小楷,儿时金庸对书法的认识就已经是全息和纯然的,反观当下大多孩子对书法乃至传统文化的认识却是片面和功利的。

 

▲ 金庸题写的华山论剑

 

金庸曾不止一次地表达对电脑的反感。他说:“我喜欢用笔写。我跟学生演讲的时候举例说,拿一百台电脑放在那里,看他们是否能发明牛顿定律。电脑永远写不出一首诗。现在大陆的网络上,十一二岁的小孩子(竟然)把我小说里面的人物进行改写,进行发表!”

 

 

▲ 金庸题写的大鄣山卧龙谷

 

最为读者津津乐道的三联版金庸全集上,每一部书名都由金庸先生亲笔题写。每部书的扉页上都钤有一方闲章,诸如“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绳”、“鲜鲜霜中菊”(吴昌硕)、“兰生而芳”(梁袠)等等都是名家名印,发黄的古画配上剑气十足的书法,殷红的印章配上油墨的清香,字、画、印、书四绝的古典光辉再次遍照神州大地。

 

▲ 金庸书法 

 

▲ 在书房写字的金庸

 

《倚天屠龙记》中张翠山善用虎头钩和判官笔,人称“银钩铁划”。因为师兄俞岱岩被残害至严重残疾,得见悲愤中的张三丰用指书临摹《丧乱帖》,张翠山于是潜心揣摩,竟窥破其中武学奥妙:

 

“这《丧乱帖》张翠山两年前也曾临过,虽觉其用笔纵逸,清刚峭拔,总觉不及《兰亭诗序帖》、《十七帖》各帖的庄严肃穆,气象万千,这时他在柱后见师父以手指临空连书‘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这十八个字,一笔一划之中充满了拂郁悲愤之气,登时领悟了王羲之当年书写这《丧乱帖》时的心情。”后来张翠山遇险之时,屡屡仰仗此绝技逢凶化吉。张翠山虽然悟性极高,但对书法与武学的修为毕竟时浅,故难臻一流高手行列!

 

 ▲ 金庸给少林寺题字

 

晚年,金庸先生再次修订《倚天屠龙记》时,曾坦言当他历经婚变和儿子自杀后,深感“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也太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

 

对照这番自述,重新审视金庸先生的书法,作为一位读者数以亿计的武侠小说宗师,他的诚恳和率真实在难得,同时也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到金庸先生书法中刚柔并济的一面。

 

 ▲ 金庸祭古龙手迹

 

金庸先生写作时,喜欢使用五百格的稿纸,竖行书写,从右到左,完全按照传统的中国文稿书写格式。他的手稿,字迹清晰工整,严格按照标准的格式,每字或每个符号均占一格。

 

虽难免有增删涂改之处,但无论是订正错字,或是修改句子,乃至一整段文字的改动,其标示都十分清晰,一律遵循约定俗成的业内编辑方式一一标明,绝无含糊和混乱的地方。对具体负责的编辑来说,金庸先生的文稿就是最标准可以直接送去打字排版的定稿,无需再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订正错字,或重新誊写描摹。

 

金庸先生读书也有此习惯,但凡他手头有笔,无论面前是印刷精美的书籍,或是别人的大作,或是官式文件等,他的眼里容不下错别字和错误使用的标点符号,肯定会将其一一勾出,并作订正。显然,这与他长年从事文字工作,尤其是担任新闻编辑工作息息相关。

 

 ▲ 金庸给少林寺的题字

 

“字是一个人的门面”金庸先生不仅可以胜任这样的评价,盛名之下实在有“书掩其人”的委屈。聚焦金庸的书法,大众的第一印象是硬朗,难以想象是耄耋之年的老先生所书。宁折不弯的傲骨,有些太刚毅而罕有与实际年龄对应的“圆滑”,用笔潇洒,有的笔划很像太极拳里的招术,落笔铿锵有力,中宫收紧,大有宽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的气势。

 

金庸先生书法碑味浓烈,可知金庸先生的书法沿袭了传统书法家的路子,从魏碑中汲取营养的,在近代名流中大有人在:何绍基、康有为、于右任都是把碑之精华书于纸上。康有为曾评魏碑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強。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

 

好友倪匡常调侃金庸非常喜欢跑车,但即使他把保时捷开到最快,也最多是三十迈。这正形象地说明了金庸书法给人的第二个感觉:返朴归真的朴拙,大巧若拙,如斧凿刀刻般不修棱角,大开大阖,似有齐白石放刀直干,大刀阔斧的气魄。

 

吴昌硕先生曾以石鼓文入篆,黄士陵以金文的古泉、镜铭中的文字成为一代名家,更足以说明金庸先生书法是完全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化的。 

▲ 金庸题于棋谱

 

谈及继承中国文化传统,金庸的长辈们从祖父到爸妈,对子女的定位从不是显赫的求学履历。古典家学馈赠给后人的,是从小到大无数的书和孜孜不倦的读书精神。加之金庸天赋异禀,而后更从卷帙浩繁的古籍中感悟到了中国的侠义精神,更滋养了他的书法和写作。

 

 ▲ 金庸给东南日报的辞职报告

 

作为民国最后一批学霸,金庸屡次被学校开除,但因为家学滋养和自己勤读不辍,金庸通过书写做过编剧写过社评和武侠小说,到晚年重回校园读哲学,从世俗的意义上论,金庸的成功是源于不断的学习。

 

从文化的高度来看,金庸是民国文人向现当代文人转型中最为成功的范例。因为醉心传统文化,传统终将最现代最先锋的成功回馈给了金庸。
 

 

▲ 金庸书院

 

或许金庸先生对书法的贡献从学术角度而论仍有待商榷,但从艺术传播的角度来说,确是可圈可点的!尤其在新媒体和即时通讯工具异常发达的当下,书写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金庸在亿万读者中点燃的书法思考,正在引领着更多的人向艺术殿堂迈进。

 

 

出品人 · 施晗 | 主编 · 柴天鳞

责编 ·  聂海燕  李沅圃 | 美编 · 苗雨

(作者:李沅圃 编辑:heros)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金庸:字是中国人的门面,千万别把书写西化]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