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内部存在“底层黑洞”

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流动儿童有什么不同?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许弘智在福建泉州市区、安溪县进行了实地调研。
“留守儿童群体中,好学生不太受欢迎!”许弘智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不同的是,流动儿童的榜样往往是好学生”。
如何得出这一结论?许弘智在支教时就做了一个社会实验,让每个孩子都在纸上写三个好朋友的名字,以此勾勒一个班级中的社会关系网络。

安溪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爱心结对圆梦行动
“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小群体中的核心学生一般不是成绩好的孩子。”许弘智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
在城市中跟随父母的流动儿童,他们有什么特点?许弘智用同样的方法调查发现,一个班级也有4-5个小群体,但是每个群体的人数也就3-4人左右,数量少一半左右,不同之处在于,群体的核心往往是成绩比较好的孩子。
对于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特点,许弘智用到一个名词——“底层黑洞”,意思是把“好学生”排斥在群体之外。
许弘智提出了自己的担心:在这种“反学校文化”的小群体中,越处于群体核心的人物,学业表现和发展期望等方面反而越不理想,这会促使他们毕业后走父母外出打工的老路——这是阶层固化的重要成因。
“对留守儿童的技术渗透很容易,但是文化渗透很难。”许弘智直言这是留守儿童面临的最大困境。他调研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对技术很敏感,比如城市孩子用手机,他们也有;城市学校有电教设备,他们也不缺。可是,对他们的思想如何引导是个问题。
在对比研究中,流动儿童并非没有问题。“我们发现,问及他们的梦想是什么,流动儿童会说做快递员、外卖员和去工地搬砖头。”他发现,孩子们的回答并非是人们想象中的做科学家、医生等答案,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城市孩子相差太大了。
“背后就是社会融入的问题。”许弘智研究中还发现,流动儿童交往存在结构问题,比如,贵州籍的孩子和贵州籍的孩子在一起玩,江西籍的和江西籍的孩子一起玩。
许弘智提出,阶层的固化问题,要从孩子就开始关注。
注:本文节选自“中青在线”《新学人“作战地图”》(作者:章正)

(作者:章正 编辑:heros)
文章热词:留守儿童,阶层固化,流动儿童
延伸阅读:
- 11-27第二届“新时代好少年”
- 07-11第三届强国之路
- 07-04第一届“新时代好少年”
- 06-26第二届“强国之路”
- 06-19新时代好少年研学旅行
- 03-22中青少智库
致敬新时代 争做好少年
为更好地引导新时代青少年融入新时代,投入新时代,激发他们为中华最新文章
-
教育思考:中小学校门
3月31日是今年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
-
初中生指千年铜镜断
3月17日,一位初中生发布视频称,自......
-
第五批“新时代好少
中青少教育网3月12日北京讯(通讯......
-
第三届“新时代好少
《第二届“新时代好少年”全国中......
-
最高检将研究制定低
记者20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的......
推荐文章
-
教育思考:中小学校门
3月31日是今年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
-
初中生指千年铜镜断
3月17日,一位初中生发布视频称,自......
-
第五批“新时代好少
中青少教育网3月12日北京讯(通讯......
-
第三届“新时代好少
《第二届“新时代好少年”全国中......
-
最高检将研究制定低
记者20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的......
热门文章
-
爱新觉罗·溥光先生简
爱新觉罗·溥光,中青少教育中心艺......
-
生理课女老师,脱衣进
国外一位生理课的女老师,为了上课......
-
新时代背景下“劳动
“有用人才”“时代新人”的一个......
-
书风画意——中国传
雷跃武,是中国传统书法集大成者,......
-
范迪安:把美育课列入
......
-
国家旅游局:《研学旅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研学旅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