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少时评:“死亡”体验课让学生知死而生
当生命的计时器停止摆动,当死亡悄然降临……这一刻,你留在世上的会是什么?近日,一场集体“葬礼”在成都七中万达学校的体育馆里举行,54名初一学生静静地躺在地板上,体验着“死亡”的滋味。20分钟的体验“死亡”之后是重生,当再次面临这个世界时,不少学生留下眼泪,有人说着对“前世”的后悔,有人感悟对生命的敬畏,也有人感叹要活在当下。(10月24日《成都商报》)
让学生体验“死亡”,并写下墓志铭,是成都七中万达学校德育大课堂的一项内容,这项内容虽只有短短的20分钟,但传递的教育价值却是长远的。通过一次“死亡”体验,可以让学生认真反思自己,客观评价自己的人生价值。俗话说“不知死,焉知生”,当学生体验了死,就会顿悟自己应该如何生,从而端正自己面对学习生活的态度。比如有学生在体验结束后如此写下自己的墓志铭:“一生只有活出了精彩,活出了自己,一切想做的事情都做好了,人生才不会留下遗憾。”
让学生体验“死亡”的更大价值,在于可以刷新他们对生命价值的认知,从而珍惜生命、敬畏生命。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事件增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根据《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媒体上关于中小学生自杀的报道共计79例,其中自杀率从小学六年级开始攀升,初中最高,高中次之。北大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曾发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更让人闻之痛心——5个中学生中就有1人曾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
青少年自杀事件增多,显然与死亡教育、生命教育存在缺失密切相关,一些中小学生无法真正理解生命的价值在哪里、死亡意味着什么,认识不到比起烦恼、挫折、苦难来生命才最为重要,烦恼、挫折、苦难是可以用时间与其他办法化解的,并非只有一死了之才能脱离尘世烦恼和困扰。既然有勇气死,为什么没有勇气活着?如果只有简单的说教,这些道理恐怕是不能让学生有深切的感知,而体验“死亡”,因为具有了死亡和重生的仪式感,迸发的生命教育力量,无疑更为强大。
以体验“死亡”进行生命教育,也可以消除部分学生对死亡的神秘和恐惧,从而以科学态度对待生与死。现实中一些人对亲人去世,往往会陷入深深的痛苦和迷茫之中无法自拔,甚至在相当长时间内都会郁郁寡欢,无法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曾有媒体报道,一位八九岁的孩子在得知人会死亡后,觉得上学没意义,看书没意义,做人也没意思。实际上,死亡是生命历程中自然的一环,谁也不可避免。教育孩子以达观和超脱的态度对待生命里的一切际遇,更能收获到生命的价值。
当然,生命教育不仅是家长和学校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责任。生命教育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完全指望让学生体验一次“死亡”。最起码,社会要消除关于生与死的封建迷信,影视、文学、网游等要消除错误的生死观,比如生命可以穿越可以重生,以免误导涉世未深的中小学生。(中国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何勇海)
来源:中国未成年人网
- 11-27第二届“新时代好少年”
- 07-11第三届强国之路
- 07-04第一届“新时代好少年”
- 06-26第二届“强国之路”
- 06-19新时代好少年研学旅行
- 03-22中青少智库
致敬新时代 争做好少年
为更好地引导新时代青少年融入新时代,投入新时代,激发他们为中华最新文章
-
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
11月20日晚,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
-
“世界儿童日”活动
每年的11月20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
-
明年“六一”起施行
学前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
-
17部门联合发文:力争
《方案》提出,“教联体”是以中小......
-
首届全国青少年三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青少年三大......
推荐文章
-
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
11月20日晚,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
-
“世界儿童日”活动
每年的11月20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
-
明年“六一”起施行
学前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
-
17部门联合发文:力争
《方案》提出,“教联体”是以中小......
-
首届全国青少年三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青少年三大......
热门文章
-
爱新觉罗·溥光先生简
爱新觉罗·溥光,中青少教育中心艺......
-
生理课女老师,脱衣进
国外一位生理课的女老师,为了上课......
-
新时代背景下“劳动
“有用人才”“时代新人”的一个......
-
书风画意——中国传
雷跃武,是中国传统书法集大成者,......
-
国家旅游局:《研学旅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研学旅行已......
-
北大清华2016年在各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2016年在各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