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课堂在路上!教育部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学

时间:2017年06月13日信息来源:中青少教育网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我们常常和孩子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往今来,亘古不变,这是获取知识、涤荡心灵的途径。马上要放寒假了,你有没有想过,和孩子到祖国大好河山、世界各个角落去走一走。今天小编要告诉你的是,“研学旅行”得到了教育部的认可,并且将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也就是将成为课堂的延伸。最好的课堂在路上,你准备好了吗?又如何为孩子寻找规范的旅行产品?
  
教育部等印发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中小学生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高度关注,家长也越来越开明地为孩子选择一些游学、夏令营、冬令营、社会实践线路,为的是让孩子走出去看看,拓展知识面、启发思维和拥有全球视野。所以近年来各种研学旅行持续升温,尤其以10-18岁青少年成为主流群体。
    有数据显示,2015年仅海外游学一项,市场规模就预计达到120亿,并以每年不低于40%的比例攀升。
    近日,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这一信号的释放,更是把“研学旅行”放在了青少年成长重要的战略高度。
  
  
什么是研学旅行
    《意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
  
研学旅行如何开展
    《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学校要根据教育教学计划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一般安排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并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
这一活动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
    比如,上外双语学校科研室主任樊阳老师的公益讲坛人文行走已经坚持了多年,在2016年多次行走中,老师带领学生走过了绍兴、西安、咸阳、汉中、昭化、广元、成都、都江堰、武汉等20多个城镇,实践着知行合一、行读万里的愿景。
    参与活动的朱泽楠同学颇有感慨,“在为期十天的蜀道行过程中,我们从历史、地理、文学、政治多个维度解读蜀道文化,用自己的双脚重走这条名传千年的古道。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次对于历史的学习,对自我的修行。”
  
  
    无独有偶,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外外国语学校的“行走”课程,这几年在学校各年级中开展,师生共同走进上海各大博物馆、艺术馆、植物园、创意园区,登长兴岛、品味西塘水乡之韵,再到井冈山观星星之火、去泰山曲阜去寻文化之源,学生们去山区支教,去内蒙古栽树,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用物理、化学、生物的角度分析红旗渠的水流和水质。
(作者:中青少教育网 编辑:heros)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