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钟读完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时间:2017年06月01日信息来源:海外汉学研究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钱穆(1895—1990),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始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后并入香港中文大学),1967年起定居台湾,1992年归葬苏州太湖之滨。

钱穆先生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等。

《中国历史研究法》出版于1969年,汇集钱先生此前在香港所作的八次演讲而成。讲题最先由香港某一学术机构决定,钱先生在此讲题下,先决定了研究历史的意义,再从该意义出发,讲解研究历史的方法。这八讲虽各有其主要内容,但都以文化为其共通对象和共通骨干。

在本书的序言中,钱先生认为,研究历史所最应注意的应该是理解“此历史背后所蕴藏而完成之文化。历史乃其外表,文化则是其内容”。故而,这本书也可称作“中国历史文化大义”。

                       

目录

第一讲 如何研究中国通史

第二讲 如何研究中国政治史

第三讲 如何研究中国社会史

第四讲 如何研究中国经济史

第五讲 如何研究中国学术史

第六讲 如何研究中国历史人物

第七讲 如何研究历史地理

第八讲 如何研究中国文化史

附录

                 

各章主要论述摘要

一、如何研究通史

历史的特性:“特殊性”、“变异性”与“传统性”。

中西方历史的区别:西方历史的变动比较显而在外,使人易见;中国历史的变动,却隐而在内,使人不易觉察。

先有了这一段历史,才照此历史来划分时代。

长期历史之大趋势与大动向,正表现出每一民族之历史个性。

中国的历史趋势,似乎总向“团结”“融合”方向走。

三种研究途径:1、循着时代先后作通体研究,2、由现代逆追到古代去,3、纯看自己兴趣或依随与各自之便利作为研究历史的肇端。

研究历史用心可以解决问题,若仅从解决某些问题上用心,却不一定能了解历史。

讲史学当有史才、史识与史德。

果尚专业,务近利,则其人决不足以治史;能崇公业,图远利,其人始得入于史。

历史诚然是一往不返,但同时历史也可以随时翻新。

二、如何研究政治史

一个国家,必该有它立国的规模与其传世共守的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另有一种内在的一贯性,其中有因有革。

中国历史,二千年前是封建政治,后二千年是郡县政治。

自秦以下,依法制言,是王权、相权骈峙并立的。王室世袭,表示国运之绵延;宰相更迭,则为政事之时新。

实际中国政府只有职位之争,无权力之争。

中国自秦以下之统一政府,是一“士人政府”、“贤人政府”。政府用以总在公开选举考试、选拔人才进入仕途。

国家之存在,民族之绵延,历史之持续,自当有随时革新改进之处,但从没有半身腰斩,把以往一刀切断,而可获得新生的。

三、如何研究社会史

中国社会坚韧性最大,持续力最强,故能延续迄今有四千年以上之悠久传统。而且又是推拓力最大,融化力最强。故即就目前世界论,中国社会依然最广大,能伸展到世界每一角落去。

自秦以后,中国古代之封建贵族已全崩溃,于是“士农工商”四民社会遂正式成立。

士之一流品,乃是结合政治、社会使之成为上下一体之核心。

中国社会几个时期:一、游士时期,二、郎吏时期,三、九品中正时期,四、科学时期,五、进士时期。

“家族”是中国社会组织中一最重要的核心。唐以前,族之重要性尤过于家;宋一下,则家之重要性转胜于族。

方志与家谱为重要研究资料。

社会就是历史进程的当前归宿,社会是一部眼前的新历史。

人类相互接触间,有关其思想、情感、信念等等,如何能趋向于和谐与合作,发展与进步,这是研究历史和社会之最大节目与纲领。

四、如何研究经济史

传统观点:照人生理想言,经济无限向上,并不即是人生的无限向上;抑且领导人生向上者,应非经济,而实别有所在。

正为对于人生的低水准经济需要易于满足,于是中国历史很早就轻松地走上了一条“人文(人本位)”主义的道路。

中国社会之人生标准,主要即在其求“平”而能乐;其最终标准,则曰“天下太平”。

中国政治传统,只是防止商人专为牟利而妨害了社会,却并不允许政府专为牟利而妨害了商人。

中国经济向上多消化在美育观点上,而不放纵在牟利上。

经济只以辅助人生,非以宰制人生。于是经济发展,遂成为有限度的。

中国今后最要急起直追者,却不是追随西方,乃在能追随中国古人那一种自创自辟的精神。

五、如何研究学术史

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汇为一。

中国学术实际精义乃在面对人群社会中一切人事问题之各项实际措施。故在中国学术史上亦可谓并无纯粹之思想家或哲学家。

人事牵涉,复杂多端,而必可以想通合一,因此中国学术,很少对政治、社会、经济等项分途作各别钻研的。

中国本于其传统的人文精神,一向学术所重,则在通不在专,在彼不在此。

宗教在中国社会之所以不发达不长成,因儒家思想内本已含有一番宗教精神,可以来代替宗教功能了。

须注重者,为“心性修养”与“人群实践”。即不越心学与史学两题。心学是做人大宗纲,史学则为做事大原本。

六、如何研究历史人物

人群所需要者,乃是在此人群中,能不断有历史人物出现。才能持续旧传统,开创新历史。

中国历史人物,似乎衰乱之世多过治盛之世,又强过治盛之世。人生在衰乱世,更难有事业表现,乃能超越事业之外,表现出他自己。又有时失败不得志的,反而比得志而成功的更伟大。此等人乃被其所努力之事业抛弃在外,因而其全心全人格反而感得特别突出。许多伟大人物,其伟大处,则正因其能无所表现而见。在其无表现之背后,卓然有一“人”而存在。

中国文化之伟大,正在天地闭时,贤人懂得隐;正在天地闭时,隐处仍还有贤人。因此天地不会常闭,贤人不会常隐。

七、如何研究历史地理

历史等于演戏,地理则是历史的舞台。

中国历史只是涵气内转,一贯直下。故中国历史区域大,时间长;因而其一切变动都隐藏在历史内部,看不出,分别不易。

中国的文化新生,与其一番新力量,大体君系在新地面疆土上产生。故中国文化之发展,乃系随于新地域之转进而扩大。

中国都市由四围农村“向心凝结”而成,都市农村相互依存。农村既是大片地存在,都市与都市也相互联络融和合一。中国历史上之地理推扩,则亦同样只是一种向心凝结。中国文化之地理推扩,则在其文化内部,自有一向心凝结之潜力存在。

八、如何研究文化史

文化即是人生,此所谓人生,非指各人之分别人生,乃指大群体之全人生。

文化即是历史,唯范围当更扩大,内容当更深厚。文化乃是历史之真实表现,亦是历史之真实成果。

研究方法:研究文化史要具有哲学头脑,并以历史史实为根据;讨论文化史要注意辨异同;讨论文化须从大处着眼,不可单看其细小处;讨论文化应懂得从远处看,不可自近处寻;讨论文化要自其汇通处看,不当专自其分别处寻;讨论文化应自其优点与长处看,不当只从其劣点与短处看。

(作者:海外汉学研究 编辑:heros)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八分钟读完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